专栏

尹秀珍与《圆缺》| 一场细腻且内省的不断塑型

2021.09.23

西海美术馆采访参展艺术家尹秀珍

西海美术馆外是1200米的原生海岸。每到赶海季,赶海大姨们挎篮执锹奔赴一场自然的馈赠。穿着鲜艳衣服、戴着彩色头巾的人群分散在裸色的滩涂上,点亮了整片海岸。

美术馆外的赶海景象

在艺术家尹秀珍眼中,这样的场景传递着同海风一样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是生活的艺术,是艺术的生活。

尹秀珍 《圆缺》 装置,2021

《圆缺》是由 5件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作品组成的运动装置。作品灵感来源于青岛的“青” 字。青,不仅仅是颜色,也是生命力的象征,这与她一直以来试图探索的构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相关。

室内室外互为“风景”

窗帘的灵感来自西海美术馆外赶海人群的景象,人们戴着颜色艳丽的头巾,从退潮的海边捡拾遗留下的海产品。

艺术家用赶海人戴过的头巾、大众穿过的白色衣服缝制成半个窗帘,形成带有人们经历和体温的帏帐,半透半露,室内室外互为“风景”,相向而行。

《树器》是一件由汽车排气管、消声器以及尾喉组成的装置,并以战国时期树形灯作为蓝本。

《管窥》是一件由混凝土下水管道和上百只玻璃针管注射器构成的装置,将埋于地下、习惯于黑暗的排水管展示给大家看

《物流》是由快递纸箱组成的装置。在后疫情时代,快递箱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是一种新常态。

《干杯》是由常规及定制的带颜色把手的不同大小的透明玻璃杯组成。雨水会从半露天的中庭积到杯中,表达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感联系。

4件旋转的作品像是植物一样,拼插向上的不锈钢和多肉叠搭的灯状树、带针状刺的水泥物、杯子垒起的玻璃塔、自带生命力的纸盒堆,都在开放的空间中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这也是一个不断塑型的过程。

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这样评价尹秀珍此次的创作:

尹秀珍本次的《圆缺》巧妙地运用了西海美术馆三号厅的中间位置,她将圆形平均分为四块,在里面分别放置了四件与本次展览以及与青岛本地历史文化相关的雕塑装置,装置下配有动力机械,使得雕塑如同商品一般在机械盘上转动。

旋转的《圆缺》

在圆柱体外,艺术家同时展示了一块色彩缤纷的窗帘,窗帘也在围着圆柱体转动。这些动起来的物品在宋冬于同一展厅安置的镜面的映射下,创造出令人应接不暇的、如同游乐场一般的氛围。

尹秀珍的作品带有一种特有的女性气质,细腻且内省。我们可以在她的雕塑上看到植物,看到日用物,特别是由赶海人头巾缝制而成的窗帘,流露于细节处的生活日常被浓缩在她的作品里,让展览瞬间有了本土气息和人文关怀。

2021年4月 艺术家尹秀珍、宋冬到西海美术馆实地考察

2021年4月 艺术家尹秀珍、宋冬到西海美术馆实地考察

收集头巾现场

吸人眼球的头巾是美术馆工作人员协助艺术家在周边的社区收集而来,透过这些直击人心的艳丽颜色似乎看到了曾经的生活景象,热烈而丰富。被阳光晒到泛白的一圈浅色、反复摩擦后起的细碎毛球和斑斑驳驳的印渍,都是生活气息渗入曾用之物的痕迹。

窗帘顺时针转动,中庭逆时针旋转,空间与色彩的交叠间创造出一个光怪陆离的艺术世界,承载着很多难以割舍的记忆与情感联系。

室内室外互相连结

《圆缺》通过展厅四角的玻璃幕墙与海边风景形成一种内外“互文”的连结,想象越过建筑无限延伸,降落于海滩和熙熙攘攘的热闹场面。

美术馆送给捐赠头巾的居民们新的头巾和免费门票,请大家来看自己曾经使用过的头巾如何参与艺术家的创作,又如何成为艺术的一部分,成为美术馆的一部分。

展览现场的互动

展览现场的互动

他们借着物件向小朋友讲述着这片土地的风俗和习性。在艺术家的重新创造中,一代代的家庭教育传承也就在观展中自然而然地更新完成。

美术馆整间3号展厅是一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所,尹秀珍不断塑型的《圆缺》和宋冬亦真亦幻的《方圆济》相互映射,将生活的细碎美好以艺术之镜不断放大。

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

在这里,展厅不再是一个界定的实体空间,而是在视线和情绪的认知、处理中形成的能量交互场,以艺术补给生活,以生活激发艺术。

分享